晴晴的副食品從他5個月20天開始吃起
到目前快滿週歲,幾乎所有的餐點都是我一手打理的!!
(除了最近有時外出會給他吃點餐廳的食物)
不管是出去玩,或是回南部探親,我都是把食物準備好後裝到繕魔師帶出去餵
其實一開始準備副食品時我也懶惰過,很想把一切交給保母去弄就好
因為身為一個職業婦女媽媽
白天上班,回到家還要準備副食品其實真的真的很累啊!!
常常煮完,分裝好後都已經接近半夜12點了。。。
所以剛開始小晴晴副食品還吃得不是很好的時候
常常都會有"我這麼累到底是為了甚麼?"的念頭出現>"<
再加上親朋好友們無心說著"自己煮和別人煮不是差不多嗎???"
差一點點我的堅持就要被擊垮了
好在到了晴晴約9個月大,副食品越吃越好後,媽媽我也越來越有成就感!!
尤其是這小妞出去常常被人稱讚養得很好頭好壯壯~
去打預防針還有人來問我都是餵她吃些甚麼??(實在讓媽媽我相當驕傲!)
因為到目前為止,晴晴的身高和體重每次都是位於90%以上(目前快一歲。身高79cm,體重10.2kg)
但憑良心講很會長肉和長高有很大一部份也是他自己很會吸收啦!

不過自己煮副食品好處真的還是多多呢。。
一方面是自己可以很準確的知道各種食物的來源
小朋友每天吃了甚麼,吃了多少?
每個階段喜歡吃些甚麼,討厭什麼?對甚麼食物可能有過敏!
再加上我之前看書上說,越早讓小孩接觸多種食物的味道,長大越不會挑食!!
雖然小晴晴還沒到長大,但就目前來看,她的確是不太挑食!
就算有她不太愛吃的東西,皺著眉頭但嘴巴還是會張開來嘗試
就連青椒和洋蔥這些味道比較特殊的食物
小晴晴也沒有排斥的感覺。。。


目前晴晴大部分食物都吃過了
所以副食品我都是用電鍋整鍋煮~因為很方便XD
煮起來後像是肉類還有比較難咬斷的青菜、香菇、木耳、玉米我會再用攪拌棒打碎
(11個月後除了肉類會打成泥外,其他我都改成用切碎的,不再打了!)
比較容易軟爛的食物我就是單純煮熟後直接餵,像是南瓜、青椒、蕃茄、地瓜、山藥
另外,我也會準備一些手指食物給他自己拿著吃
像是馬鈴薯、紅蘿蔔、花椰菜、水煮蛋、吐司
水果類的聖女蕃茄(去皮)、葡萄(去皮去子)、木瓜

有媽媽問我,小晴晴的粥或是食物泥我是怎麼選擇食材搭配的?
其實老實說我很隨性,到有機店或菜市場通常是有什麼我就選什麼
不過不管怎麼搭配,我會盡量讓各種顏色的食物都出現
白色:磨菇、白蘿蔔、山藥、白菜花
紅色:蕃茄、紅椒、蘋果、紅蘿蔔
綠色:青菜類、青椒
黑色:木耳、香菇、藍莓(直接吃)
黃色:南瓜、黃地瓜、蛋黃

總之,就是讓小朋友一餐中可以攝取到各式各樣的營養素
另外,雖然很多人都建議一歲以下的寶寶食物吃原味就好
但是我個人是覺得,雖然要盡量維持食物原味,但還是要以好吃為原則!
不然你煮的營養又健康,孩子不買帳也是沒用!!
所以適當的添加一些海鹽我是覺得無彷^__^
而且添加一些鹹味反而可以提出蔬菜的甜味
當然不要調的太鹹就好



小晴晴大約10個半月後就不太愛吃糊狀的東西了~
所以我煮的粥也漸漸的保留食物顆粒大小如照片中幾乎保留食物的塊狀
煮出來的稠度大概是像廣東粥一樣
一般我煮一鍋大概可以吃3~4天
一次我會煮兩種口味,讓晴晴可以交換著吃,比較不會吃膩!

小晴晴目前一餐已經可以吃到大人飯碗的一整碗
有時吃完還會不夠,要再加一些水果或是蒸蛋
食慾算是非常的好!
吃飯時也還算專心,一碗粥大概10分鐘內都一定可以吃完
肚子餓的時候甚至3~5分鐘就整碗吃光光
一歲後準備要開始讓他學著自己拿湯匙吃飯
雖然一開始的畫面一定是非常恐怖
但是熟能生巧,多練習我想就會越來越厲害了吧



假日時,有空我會用沙鍋慢慢的去煮一鍋粥
用沙鍋煮出來的粥和電鍋很不一樣
稠度會非常好,米粒可以保持完整,但舌頭一壓就會軟爛!
小晴晴非常喜歡這樣稠度的粥
無奈媽媽我平常真的沒有時間這樣慢慢燉粥!
因此假日只要我有空,我都會花時間燉上一鍋白粥或是小米粥
慢慢燉出的粥,溫潤好吃,還有我滿滿的愛
每次看著他一口一口張大嘴吃粥的模樣
就覺得一切辛苦都值得了!

現在很多職業媽媽都選擇將副食品交給保母去處理
雖然方便省事很多,但卻也失去看著小孩一口口吃著你煮的食物的幸福感!
我想這樣的幸福感會是讓我繼續不斷為它洗手作羹湯的動力吧
各位媽媽們~有空的話也為自己的小朋友燉一鍋愛心粥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ath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